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NEWS

新闻资讯

科研合作

宫颈癌“预警助手”——基因甲基化

新闻来源: 发布时间:[2022-12-06]

宫颈癌是我国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发病率在妇科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 位于乳腺癌之后。2020年我国宫颈癌新发11万例,死亡5.9万例,总体上农村略高于城市,中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1]。我国宫颈癌患者中位发病年龄以40~50岁为居多。然而近年来,宫颈癌的平均发病年龄在逐渐降低,有年轻化趋势[2]

 

说到宫颈癌,就不得不提起人乳头瘤病毒(HPV),两者间有着密切关系。研究表明:高危型HPV(HR-HPV)的持续性感染是导致宫颈癌的必要条件。虽然如此,但并不是感染了HR-HPV,就会发展为宫颈癌(广大女性同胞可以安心,详见下文)。是因为在妇女一生中,感染HR-HPV的概率达70%以上,却只有不到10%的妇女发展成宫颈癌或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主要原因是80%的妇女的HPV感染为一过性[2](即自身免疫力会清除HPV,不会让HPV在体内长存,这样就不会导致宫颈癌啦)(图1)。

▲图1  HPV感染及致癌进程

 

目前宫颈癌筛查的主要手段是HPV DNA+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测,但这两种检测技术存在一定的不足[3]HPV DNA检测在识别癌前病变的特异性较低(由于大部分女性同胞对HPV感染存在明显的一过性感染),容易引起过度的阴道镜的转诊,造成女性同胞们的心理恐慌。而TCT检测依赖制片质量及医师阅片经验,容易造成癌前病变风险分层不当或宫颈癌的漏诊(特别是宫颈腺癌,多数为无症状、多灶性、不易诊断的特点)。由此来看,如果有一种既可以更精准识别宫颈癌前病变,又可以避免过度诊疗和漏诊的技术,那真是广大女性同胞及早发现宫颈癌的福音。正值当时,基因甲基化检测技术应运而生。

 

基因甲基化是指在DNA甲基转移酶(DNMT)的作用下,以S-腺苷甲硫氨酸(SAM)为甲基供体转移至胞嘧啶的C5位上,形成5-甲基胞嘧啶的化学修饰过程(图2)。大量研究表明,这一修饰途径与基因表达调控密切相关。DNA甲基化能关闭某些基因的活性,去甲基化则诱导了基因的重新活化和表达。DNA甲基化能引起染色质结构、DNA构象、DNA稳定性及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方式的改变,从而控制基因表达。

 

▲图2  基因甲基化

 

PAX1基因甲基化程度与宫颈癌的进展密切相关[4](图3)。早在2008年,Lai等研究者就发现PAX1基因在宫颈癌中出现甲基化异常[5];2010年,Lim等研究结果显示,PAX1基因的甲基化水平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深而逐渐增加[6];2015年,Nikolaidis等研究者将PAX1基因甲基化用于评估CINⅡ和CINⅢ,结果表明PAX1基因甲基化更好地提高宫颈癌筛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7]。众多研究表明,PAX1基因甲基化能及早发现宫颈癌前高级别及以上病变(HSIL+),且在ASC-US患者的分流中也呈现明显的应用价值,是宫颈癌名副其实的“预警助手”。



▲图3  PAX1基因甲基化程度与宫颈癌的进展

 

01

更准发现宫颈癌前病变

 

一项337例宫颈病变患者的回顾性研究表明[8]:PAX1基因甲基化检测诊断的HSIL+的AUC******(0.919),显著高于HPV E6/E7 mRNA检测(AUC=0.607)和HR-HPV检测(AUC=0. 541)。PAX1基因甲基化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可作为未来筛查的重要工具,也可作为联合筛查手段,更早更精准地发现癌变(图4)。

 

▲图4  337例宫颈病变患者的回顾性研究

 

02

ASC-US分流

 

一项463例TCT检测结果为ASC-US的研究表明[9]:PAX1甲基化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95.6%和82.4%,而HPV DNA检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59.7%和64.7% 。PAX1甲基化检测可适用于ASC-US分流,筛选出高风险人群(CIN2+),避免漏诊或过度诊疗,并降低阴道镜转诊率,降低患者心理焦虑与负担(图5)。

▲图5  463例TCT检测结果为ASC-US的研究

 

此外,PAX1基因甲基化在避免宫颈癌腺癌漏诊、疗效监测等方面也有着极大价值,具有成为“全能选手”的潜力。

 

03

避免腺癌漏诊

 

研究表明[10]:腺癌中的PAX1基因甲基化水平远高于正常对照。组织样本检测结果表明PAX1高甲基化发展成为腺癌的OR=15.7(7.0-40.6,P<0.001),宫颈脱落细胞样本检测结果表明PAX1高甲基化发展成为腺癌的OR=6.2(2.6-15.4,P<0.001)(图6)。

 

▲图6  宫颈腺癌研究

 

04

监测

 

一项82例高甲基化宫颈癌患者监测同步放化疗效果的研究表明[11]:PAX1基因甲基化水平可预测同步放化疗在宫颈癌中的敏感性和疗效,PAX1基因甲基化水平比MRI参数能更好地反映治疗期间肿瘤早期分子变化(图7)。

▲图7  82例高甲基化宫颈癌患者监测同步放化疗效果的研究

 

宫颈癌是目前唯一一个病因明确,可以通过早期预防、筛查、治疗而消灭的癌症。WHO在2020年提出了《加速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旨在2030年实现90-70-90的目标[12],即:

1.90%的女孩在15岁前完成HPV疫苗接种;

2.70%的女性在35岁之前接受高效检测方法筛查,在45岁时再次接受筛查;

3.90%患有宫颈疾病的女性得到治疗。

 

同时,WHO还提出了宫颈癌的全球防控三级策略[12](图8),指导加速消灭宫颈癌。在防控策略中,高质量的宫颈癌筛查方式作为二级预防策略,显示出一定的重要性。现阶段HPV DNA+TCT的宫颈癌筛查方式存在精准度不足、过度阴道镜转诊及活检、医疗资源浪费等缺陷,亟需新技术的补充。基因甲基化检测技术已展现出优秀的临床价值,期待新技术助力我国乃至全世界的宫颈癌防治。

▲图8  宫颈癌的全球防控三级策略


spacegen

人类PAX1基因甲基化检测

 

PAX1甲基化检测设计

本检测采用荧光PCR扩增技术,定性检测样本DNA中PAX1基因特定位点甲基化情况,为宫颈癌精准筛查提供参考。


方法学

基于自主研发PAP-ARMS®

适用人群

1.宫颈癌筛查或定期评估者;

2.HPV检测阳性者;

3.宫颈细胞涂片检测异常者;

4.宫颈液基细胞学(TCT)检测异常者;

5.宫颈手术及放化疗后的病情监测者;

6.不明原因的阴道出血者

技术突破

1.新型宫颈癌生物标志物;

2.高特异性,高灵敏度;

3.简便快捷,重复性好;

4.早期筛查,安全可靠。


检测服务流程

1咨询相关事项

2进行样本取样

3样本快递至飞朔检测点

4上机检测

5出具报告

6送出报告

7提供专业咨询和疑问解答

 

 

参考文献

[1] IARC 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

 

[2] 宫颈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

 

[3] 实用妇产科杂志2016年11月第32卷第11期

 

[4] Cancer Manag Res. 2020; 12: 2567–2576.

 

[5] Int J Cancer,2008,123 ( 1) :161-167.

 

[6] Gynecol Oncol,2010,119 ( 2 ) :225-231.

 

[7] Cancer Epidemiol,2015,39( 5) : 682-686. 

 

[8] The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aecology research,2021,47(8).

 

[9] Asian Pac J Cancer Prev,2015,16( 14) : 5843-5846.

 

[10] Int J Gynecol Cancer. 2014 Feb; 24 (2): 201-9.

 

[11] Journal of Cancer,2021,12(17).

 

[12]《Introducing and scaling up testing for human papillomavirus as part of a comprehensive programme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ervical cancer》


——仅供科研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