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NEWS

新闻资讯

科研合作

2023 FIGO 子宫内膜癌分期纳入分子分型

新闻来源: 发布时间:[2023-10-20]

自2009年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子宫内膜癌分期系统发布以来,出现了大量的新文献,更好地定义了与子宫内膜癌类型相关的病理学和分子学发现。此外,出现了很多关于新的治疗方法,临床试验结果、预后和生存数据与病理和手术结果相关的报道。

在过去十年中,子宫内膜癌诊断和治疗的一个重大进展是分子分类系统的发展。分子特征有助于了解复发风险和生存结局。在这些系统中,TCGA(The Cancer Genome Atlas, 癌症基因组图谱)提供了全面的分类,采用分子检测的方法可以将子宫内膜癌分为四个不同的分子类别:POLE超突变型(POLEmut)、微卫星不稳定型或错配修复缺陷型(MSI-H或MMRd)、低拷贝型或无特异性分子谱型(CNL或NSMP)和高拷贝型或p53异常型(CNH或p53abn)。每个类别对应不同的预后,POLEmut通常预后最好,p53abn预后最差,而其余两个类别预后中等。在临床诊疗指南(NCCN,CSCO等)中皆将分子分型纳入其中,分子分型检测方法包括NGS(全分型),免疫组化(MMR蛋白、p53蛋白),Sanger测序(POLE热点突变)和片段分析(MSI)等,无论采用任何一种检测或命名方法,四个亚型基本上呈一一对应关系。


分子分型命名对照表[1]


2023 FIGO子宫内膜癌分期系统整合了该分子分类,标志着在提高子宫内膜癌风险分层的能力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超出了传统组织学评估的限制,这一新发展有助于为临床医生确定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指导。

2009更新的FIGO分期系统应用广泛,但随着对于子宫内膜癌认知的不断深入,发现了2009年的FIGO分期仍有许多的不足,包括对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学类型关注不足,忽视淋巴血管间隙侵犯(LVSI),缺乏基于淋巴结转移大小的鉴别,对同时涉及子宫内膜和卵巢子宫内膜样癌患者的分期分配不明确,以及遗漏分子分类。基于以上不足而更新的FIGO 2023分期系统,纠正了这些局限,进一步完善子宫内膜癌的分期,进一步优化对于患者的管理。


2023FIGO子宫内膜癌分期[2]


FIGO 2023子宫内膜癌分期纳入分子分型

2023 FIGO子宫内膜癌分期指出在可行的情况下,在分期标准中增加分子亚型可以更好地预测分期及预后。鼓励在所有子宫内膜癌病例中进行完整的分子分类(POLEmut,MMRd,NSMP,p53abn)进行预后风险组分层,并作为辅助或全身治疗决策的潜在影响因素。分子亚型可以在活检上完成,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在子宫切除术标本上重复。

POLEmut表示预后良好,而p53abn 则表示预后不良。在早期子宫内膜癌中,致病性POLE突变或p53异常会影响FIGO分期,MMRd和NSMP表示为中度预后,因此不会改变分期。

分子分型已明确时,对FIGO Ⅰ和Ⅱ期,最初是基于手术/解剖和组织学结果,然后应通过纳入分子分型进行修正,并增加下标(m 代表分子分类)来表示这一变化,如下图所示;对FIGO Ⅲ期,根据手术/解剖结果进行分期,分期类别(stage category)不需通过分子特征分析(molecular profiling)进行修正,然而,当分子分型提示p53异常时,为了收集数据的目的,应将其记录为Ⅲmp53abn期;对FIGO Ⅳ期,基于手术/解剖结果,不需通过分子特征分析修正分期类别,但也需要记录进行数据收集。


2023FIGO子宫内膜癌分期纳入分子分型[2]


总结

随着分子分型被纳入FIGO 2023分期系统,对子宫内膜癌的了解继续增多,组织学分型、LVSI、淋巴结转移灶大小的重要作用以及区分同时性和转移性癌的必要性显示了子宫内膜癌分期的复杂性。新版的FIGO分期对于子宫内膜癌的分期更为的细化,更为的富有条理性和逻辑性,更具实用性,贴近临床实际,符合精准医学之精髓。未来仍会有更多的研究进行,来进一步完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分期管理,以期更好的分层,指导后续治疗,最终给患者带来生存获益。


飞朔生物甄可馨TypesenTM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检测

飞朔生物的甄可馨TypesenTM人类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检测服务基于飞朔专利的RingCap®技术,可以提供子宫内膜癌独立的预后信息,为辅助治疗和保育治疗提供参考。其包含MMR基因突变和MSI状态检测,可以提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并可进行林奇综合征的筛查。


检测内容

本检测采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覆盖与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相关的POLE、TP53、 MLH1、 MSH2 、PMS2、MSH6等12个基因,以及MSI相关位点。


检测优势

1.科学严谨:分子分型纳入NCCN指南;

2.简单快速:自主专利RingCap®技术,文库构建只需两步即可完成;

3.灵敏度高:5000X测序深度,灵敏度高达1%;

4.检测全面:一次性检测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相关的12个基因以及34个MSI位点,覆盖面广。


参考文献

[1]子宫内膜癌分子检测中国专家共识(2021年版)

[2]Berek JS, Matias-Guiu X, Creutzberg C, Fotopoulou C, Gaffney D, Kehoe S, Lindemann K, Mutch D, Concin N; Endometrial Cancer Staging Subcommittee, FIGO Women's Cancer Committee. FIGO staging of endometrial cancer: 2023. Int J Gynaecol Obstet. 2023 Aug;162(2):383-394. doi: 10.1002/ijgo.14923. Epub 2023 Jun 20. PMID: 37337978.


声明:本文仅用于分享,不代表平台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尽快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更正,谢谢!